“孤坑名伞最宜春,风雨连旬不恼人。”这首清代诗人王德钦诗中所说的“孤坑名伞”,就产于现今的泾县昌桥乡孤峰村。如今,村里还有个制伞匠人,叫郑国民。《中国影像志》节目称赞他“为人们展现独特而又亮丽的中国元素、中国风景”。

  郑国民1970年出生,性格开朗,风趣幽默。要是不注意到他那双粗糙的双手,很难将眼前这个中年男人和“老手艺人”联系在一起。

  郑家祖上都以制伞为生,郑国民从小耳濡目染,在父辈们日日制伞的环境中长大。17岁,他进入孤峰雨伞厂师从其父,开始系统地学习传统制伞技艺。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受外来铁制洋伞的冲击,油布伞厂倒闭的倒闭,转产的转产。到了九十年代初,全县乃至全省专业制作油布伞的厂家,只剩孤峰雨伞厂一家。

  传统手工制伞技艺面临生存和失传的危险。1991年,郑国民自筹资金,毅然决然地创办了泾县国民油布伞厂。

  “油布伞看起来简单,但是手续却十分繁琐,就算是有经验的师傅,制作一把伞也得一个礼拜的时间。”郑国民说,制伞的步骤分为八大道工序、几十道小工序,而这每一道工序,都靠纯手工完成。全国制伞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何玲君曾将泾县油布伞称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2014年,孤峰油布伞被列入第四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油布伞制作技艺传承人,郑国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油布伞的声音传播更远。郑国民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在油布伞的基础上,顺应市场的需求,制作出太阳伞、装饰伞、彩绘伞及环保伞等各类工艺伞。凭借精湛的技艺和美观耐用的产品,成功在市场中赢得了一席之地,产品出口日本、韩国、德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地。2015年,有日本客商出高价,想买断油布伞核心技术,被郑国民断然拒绝。他说:“产品可以卖给你,但技艺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再多钱也不卖!”

  郑国民在业界也获得了极高的知名度和口碑。2011年至2014年,受全国日用杂品标准化中心的邀请,郑国民作为主要起草人,起草制定了轻工行业标准《油布伞》和《伞类产品·规格尺寸》,并由工信部颁布实施。2018年和2019年,郑国民先后获得安徽省旅游商品研发设计大赛银奖。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门传统技艺,郑国民于2017年3月建成非遗泾县油布伞展览馆和研学基地,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2018年该基地还成为县级旅游扶贫帮扶单位,吸引周边残疾人、贫困户就业。

  近年来,郑国民的事迹多次被中央、省级媒体报道。2018年,郑国民受邀参加故宫博物院大型文化项目《宫囍·龙凤呈祥》的制作。2019年,三件油布伞作品被中国伞博物馆收藏。在专门接待外宾的北京饭店,6把大油纸伞则充分展示出传统工艺的魅力。2019年7月26日和11月8日,《人民日报》又连续两次对郑国民坚守民族传统技艺的事迹作报道。

  2019年4月,他作为非遗文化辅导员,受聘于泾县昌桥乡中心小学和孤峰学校。在学校,他多次为学生演示传统手工制伞技艺,讲授中国悠久的伞文化。郑国民说,自己的愿望是将传统油布伞文化传承下去,守住非遗,发扬光大,让我们的子孙和世人看到中华文化的风姿。(记者谭艺莹)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研究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安徽新媒体集团 技术支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ICP备170123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