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故事:“徽班进京”与“四大徽班”

作者:   日期:2018-08-22 19:26  稿源:安庆晚报

  “徽”指徽调或徽戏(京剧的前身),是安徽地方戏种之一;“徽班”指演徽调的戏班,因此,京剧发源于安庆,形成于北京。

  清代初年,徽调在南方深受欢迎,有许多著名的徽班。乾隆五十五年(1790)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八旬“万寿”,清王朝从前一年就开始筹办庆典,各省官员竞相献礼,以示忠诚。浙江盐务大臣约集了久享盛名的安庆“三庆徽班”,由著名旦角演员高朗亭率领整齐的阵容晋京祝寿演出,大获成功,赢得了“京都第一”的声誉。这就是“徽班进京”的开始。

  继三庆徽班之后,四喜、春台、长春、启秀、霓翠、和春、双庆、合福等徽班也陆续进京,从而逐渐取代了昆曲和弋腔在北京舞台上的位置,日益受到北京观众的欢迎。在演出过程中,几个班逐步合并到最著名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所以形成了“四大徽班”。

  四大徽班在演出上各具特色,当时有这样的赞誉: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春台的孩子、和春的把子。“轴子”是说三庆擅演有头有尾的整本大戏;“曲子”是指昆曲,说四喜擅演昆腔的剧目;“孩子”指童伶,讲春台班的演员以青少年为主,生气勃勃;“把子”指武戏,说和春班的武戏火炽,最受欢迎。

  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从嘉庆二年(1797)起,到民国二年(1913)止,解散最早的是和春徽班,延续最长的是四喜徽班。道光八年至十二年(1828-1832),先后进京的汉戏演员很多,投身徽班,成为徽班主要演员。由于徽汉两个剧种的血缘关系,长期同台演出,彼此融会吸收,逐渐使徽汉两班合作,徽汉两调合流,又从昆曲、弋腔、秦腔不断汲取营养,终于在道光二十年(1840)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因此,四大徽班经历了一百一十六年的艰苦奋斗,以其卓绝的功绩,为京剧的形成到不断发展、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京剧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

  四大徽班的历任班主是:

  “三庆徽班”进京祝寿演出成功后的第一代班主是高朗亭,其嘉庆二年(1797)接任余老四的。第二代班主陈金彩,于道光初年(1821)年接任(有说是1834年)。第三代班主是程长庚,其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接任,其时新剧种--京剧已基本形成。光绪六年(1880)程长庚故后由杨月楼接任第四代班主。第五代班主于光绪十六年(1890)杨月楼去逝由王楞仙接任,此后一年多,即1900年,三庆班解散。

  “四喜徽班”的班主,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和咸丰元年(1851)是京剧奠基人之一张二奎,同治四年(1865)由姚增禄领班,同治十一年(1872)由梅巧玲接任至光绪八年(1882)。巧玲故后由其子梅雨田接任,1913年即民国二年由嗣子(即侄)梅兰芳掌管。

  “春台徽班”在道光七年(1827)由陈孔蒸任班主,道光二十五年(1845)班主是京剧奠基人之一余三胜,光绪元年(1875)班主为时小福。

  “和春徽班”在道光八年至十二年(1828-1832)由王洪贵执掌班主,后因缺少台柱,力量薄弱,经营不振,于道光十三年(1833)报散,当时京剧还在“孕育”期中。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研究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安徽新媒体集团 技术支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ICP备170123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