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故事游安徽:一个非遗老油坊的故事

作者:王帆   日期:2018-08-20 17:46  稿源:光明日报

  随着现代化机器榨油技术的普及,传统的人工榨油作坊逐渐消失。当周围的老油坊一个接一个不复存在时,安徽青阳县朱备镇江村的龙溪油坊却依然坚守着。历经沧桑,飘香百年,承载着传统手工榨油的“记忆”。

  只见一长排陈年脊瓦老房,老油坊内光线幽暗昏浊,透过几扇窗户射进的亮光,依稀可辨几位榨油工赤膊袒胸,穿着短裤——裤上油渍光亮,脚蹬草鞋,手脚麻利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榨油作业。只听“嘿”的一声大吼,随着“枕木秋千锤”落下向榨尖击去——“轰!”10厘米见方的榨尖即向油槽嵌入。如此反复,菜籽油便顺着油槽底部流出。这一“嘿”一“轰”和着“枕木秋千锤”“吱吱呀呀”有节奏的沉闷哑声,不啻一支古老的榨油交响曲。

  据龙溪油坊总经理陈立介绍,老油坊的主要工序有:先由经验丰富的老油工挑选上等的菜籽,然后将菜籽晒干,通过特制的木式风扇除尽杂质,对一干二净的油茶籽进行烘干;而后将油茶籽碾碎成粉;经筛松后,放入大铁锅里蒸;蒸四十分钟后,用竹箍和稻草杆,将油茶籽粉包夹成一片片的油茶饼;随后放在樟木掏空制成的油床,锤入油桩、油贴,利用挤压原理,榨出黄澄澄的茶油。制作一床茶油,需放入二十四块油茶饼,可榨油十三公斤左右。

  据了解,清末年间,青阳地方财主曹某在江村建造油坊,垄断了江村三分之一的榨油业,形成一定规模。新中国成立后,江村油坊收归朱备乡农业合作社,“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油坊被迫停业。1964年,朱备乡人民公社牵头,重振江村油坊,收归公社集体管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开放搞活,1988年,朱备乡政府将油坊下放给江村村办企业。后受现代机械加工石油业的强力冲击,江村村办企业经营数年,油坊效益无起色,日渐衰微。1997年乡镇企业改革,当地油榨工以王庆柄为首的8户农民,以2000元购买该油坊,全权承包,老油坊得以起死回生,逐渐恢复了以往鼎盛时期的欣欣景象。承包后,8户农民紧密团结,精心筹划,每年夏秋开榨数次,以优质的成品菜籽油和诚信的服务,吸引了四方乡邻。进入21世纪,青阳县境内仅存江村这一家老油坊以其传统的榨油工艺和菜籽菜油兑换方式,为周边百里八乡的农户及一些恪守传统生活方式的城里人所喜爱。尤以夏秋时节,在江村老油坊数百米开外,便能闻到空气中弥散的缕缕浓郁香馨,沁人心脾。2011年,由于经营不善,老油坊濒临倒闭,2012年2月,31岁的陈立拿出自己多年积蓄,筹资50万元,贷款60万元买下了老油坊的产权并更名为龙溪油坊。“江村老油坊创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以前,我是闻着老油坊的香味长大的。”谈起接手油坊的初衷,陈立动情地说。他家就住在老油坊附近,从小吃老油坊的油长大,怀着对传统木榨油的特殊感情,也为了老油坊技艺的传承,他义无反顾地接手了老油坊。

  “接手后还债、改造厂房,前前后后投资了一百多万元。木榨油成本高、出油率低。100斤菜籽,出油26斤左右,而机榨油出油率一般都在30%以上,再算上人工成本,价格要高出许多。”陈立算了下账。

  “最难的还是木榨技艺传承的问题。村里的青年人都出去打工赚钱了,谁还愿意学这个手艺。”“榨油是个辛苦的体力活,每天清晨四点多起火生灶到下午四五点收工,一天榨五床油,每床二个小时,一步都离不开人。而且榨油还有季节性,一年才做两三个月,赚钱又少。”陈立满脸无奈。目前老油坊师傅最年轻的也有57岁,还有70多岁的。没有年轻人手,陈立和夫人每天和工人一起工作,炒籽、碾籽、蒸料、制饼,初压、打榨出油,出油的每一道工序他都能熟练掌握。“也算是技艺传承人吧,熟悉全过程对油坊的管理有好处。”陈立笑着说。

  老油坊也有自身的优势。绿色、环保、丰富的农家油菜籽资源为本,坚持走企业+基地(龙溪油菜种植合作杜)+农户+纯原生态手工木榨工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历经岁月沉淀积累下来的口碑,更兼坐落于九华山脚下,让其有着广阔的市场。九华山上一些“农家乐”经营户在用过龙溪油坊的油后,都说炒出来的菜特别香。许多游客已经慕名而来。

  把龙溪油坊做大做强一直是陈立接手后的奋斗目标。目前,龙溪油坊正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九子岩木榨油商标申请也已被国家商标局批准。

  创办老油坊“农家乐”也是陈立的梦想。近期经过改装的农家小院,典型的江南农家风格,伴着小院里的清澈古井水,枕着九华山后山翠绿的山峰,佛光山色,烟雨缥缈间,让您在这里享受不一样的情怀。

  青阳县朱备镇政府围绕全县旅游发展战略,整合旅游资源,挖掘“禅修”文化底蕴,大力引导当地农民进入旅游业,加快“农家乐”项目的发展,把“农家乐”项目和旅游、农业生产加工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地方民风特色,促进农民增收。陈立抓住机遇,脚踏实地,乘势而上。相信在地方政府和陈立这样执着的传统工艺守望者的共同努力下,龙溪油坊将延续香飘百年的故事。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研究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安徽新媒体集团 技术支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ICP备170123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