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合肥市庐阳区杏花村街道汲桥新村社区,小朋友在体验皮影戏表演。通讯员 葛传红 阮丽娟 摄

 

  

  8月10日,在合肥市肥东县八斗镇八斗社区文化广场上,社区舞蹈队正在合练舞蹈,备战当地“第七届全民文化月”。通讯员 高德升 摄

 

  暑期是演艺旺季,待到日落时分、暑气渐散,大剧场里华丽丽地亮堂起来,乡村露天戏台咚咚锵地热闹起来。进剧场已经成为市民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家人挥着蒲扇、伴着虫鸣享受着一台台惠民艺术表演,同样是夏日傍晚的一道风景……受疫情影响,今年直至暑期过半,一些剧场才正式开票,很多舞台才重新启幕。上哪儿看演出,看什么节目,成为大众关心的话题之一。

 

  剧场启幕,观众来了,场子暖了,文化消费的信心正在恢复

 

  7月28日,合肥大剧院恢复开票,10场演出海报亮相,记者查阅发现,如《哪吒和他的好朋友》《小鸡彩虹》《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等节目为“合家欢”的儿童剧、舞台剧,此外还有专门为青少年打造的偏向艺术教育的室内音乐会。安徽大剧院8月份的演出项目也包括《侏罗纪时代——我的恐龙爸爸》等多媒体儿童剧,另外还有专题演出与引进剧目,如浙江话剧团的作品《再见徽因》、《军歌嘹亮》音乐会等。演出市场复苏,有“引进来”的佳作,还有“走出去”的团队。记者了解到,一些民营剧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稍早之前已经开始积极尝试到省外剧场巡演。马鞍山四季戏曲剧院院长姜青介绍,该剧团的夏季巡演,于7月中旬开启,演员们来到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五地,为当地孩子们带去原创黄梅戏儿童剧。

 

  在各大剧场恢复演出初始阶段,恰逢暑期这一旺季,剧场一方面主动顺应了暑期演出市场需求,更加注重青少年演出项目的呈现;一方面力求在引进剧目、精品剧目方面有所突破。虽然剧场间隔售票,并严格控制上座率,但已然“点亮”的剧场,让不少有演艺文化消费习惯的家庭十分开心。“今年暑期能带孩子如期走进剧场,真的没有遗憾。”观众江琦说。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艺术工作者的艺术生产没有停歇,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信心正在恢复。

 

  7月29日,第七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正式启动。66项重点活动陆续展开,其中包括“有戏安徽·点亮剧场——全省16市剧场复苏演出季”。据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项活动是从地方文艺院团中遴选地方代表性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在各市剧场演出,其中安徽演艺集团将推选经典舞台艺术作品(或者抗疫主题晚会)在安徽大剧院演出。与此同时,各地也都分别开展了相关活动,如马鞍山在暑期开展“万人进剧场”活动,芜湖市组织黄梅戏、庐剧、儿童剧等演出。业内人士对此充满信心,暑期的剧场,灯亮了,观众来了,场子暖了,这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群众艺术表演团体挑大梁、唱主角,让家门口的舞台热闹起来

 

  与暑期的城市剧场更关注青少年文化娱乐需求不同的是,暑期的乡村舞台,深入农村、贴近农民,饱含乡情,地方戏、小戏小品、情景剧等,更凸显普惠意义。乡村的露天舞台,与往年相比,同样姗姗来迟,却不乏精彩与创意。

 

  近日,在潜山市余井镇文治村文化广场上演的黄梅戏《状元寻母》,吸引了近千名当地观众前来观看。台上,演员唱念做打,台下,看戏的群众目不转睛。“送戏进万村”文化惠民演出逐步恢复进行。潜山市文化惠民工程按照每个行政村送演出不少于一场的原则,在全市164个行政村进行演出。目前,由潜山市剧团、天柱山黄梅戏剧团等四家中标演出团队开展的演出,正在潜山市油坝、官庄、余井等乡镇同步进行。

 

  “2020宿州之夏”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自7月下旬在宿州市文化馆的露天剧场上启动以来,座无虚席。主办方遴选大批优秀节目呈现舞台,开场舞《永唱中国梦》、气舞表演《鸿雁》、京剧选段《红梅赞》、诗朗诵葫芦丝合奏《大爱》、口技反串表演《打虎上山》、曳步舞《祖国山河美》……据统计,前来观看节目的群众3000多人次。主办方相关人士介绍,暑期的舞台仅仅是一个开端,接下来的近两个半月时间里,市民将欣赏到由更多的群众艺术团体奉献的一道道“文化大餐”,其中有市、县、区文化馆馆办团队演出专场,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演出专场,戏曲票友演出专场,当地曲艺家协会的演出专场,各类民间演出协会的专场表演等。十几家群众艺术表演团体挑大梁、唱主角,让自家门口的舞台热闹起来。

 

  无论是送演出、看演出,还是群众自己参与演出,户外舞台的精彩,源自其可以根据百姓实际需求灵活机动“排兵布阵”,源于其策划与创意的不断更新。8月9日,省黄梅戏剧院的演员们为“吉林·2020消夏演出季暨第二届吉林非遗节”送去了黄梅戏经典折子戏《路遇》等节目。这场非遗节演出在长春文庙广场举办,为观众呈现5场大型室外公益演出。室外舞台天地宽,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形势,一些业内人士也在讨论城市剧场剧院可以借鉴露天演出形式,向户外“转移”,不失为一种积极探索。

 

  “云演出”不是简单把剧场艺术搬到线上,而是打造适合线上的艺术

 

  7月23日晚,“2020宿州之夏”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综合专场文艺演出举行,这是该活动自当月18日以来进行的第六场演出,由宿州发布对此次活动进行全程网络直播。未到现场的观众们可通过“宿州发布”微博、微信、客户端、网站坐在家中看直播。“有戏安徽点亮剧场——全省16市剧场复苏演出季”同样将进行线上直播推广,据介绍,主办方将与学习强国、抖音、快手、bilibili等平台合作,同步策划线上主题活动。

 

  省黄梅戏剧院院长蒋建国介绍,这个暑期,该院还将参加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云端艺术季。从8月9日至8月18日,“云端艺术季”将进行为期10天、汇集全国50余家文艺院团的线上直播。活动涵盖话剧、戏曲、交响乐、歌剧、舞剧、歌舞、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邀请国内50余家优秀文艺院团,展现全国各地文艺院团的新风采、新面貌。据悉,“云端艺术季”将通过“云连线”、“云游院团”、“云展演”等融媒体手段,使观众在线上获得不一样的观赏体验。直播期间,观众可登录平台欣赏表演,还可与各大院团进行互动。8月下旬,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共同主办的2020年全国基层戏曲院团网络会演也将拉开大幕。据了解,主办方将从全国基层院团中组织约34台优秀戏曲剧目参加网络会演,参演单位以全国地市级、县级专业戏曲表演团体为主,演出以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门户网站为视频播出平台。

 

  炎夏时节,线上演出正在如火如荼地举办着,或与线下同步呈现服务大众,成为剧场的有效补充;或集纳更多艺术院团展示自我,成为艺术院团适应市场新变的创新平台。“随心观看,随时点播。”云演出一方面探索了多维度的艺术传播推广手段,另一方面为舞台艺术特别是传统戏曲类节目“圈粉”。演出行业协会有关人士认为,疫情给剧场带来新的启示,剧场的发展可以是线上线下融合互助。当然,演出的艺术门类非常多样,相声、脱口秀等语言艺术类节目,线上可能是很好的传播途径,但歌剧、舞剧等简单照搬到线上,呈现效果或将会打折扣。所以,我们不应该局限于把剧场艺术搬到线上,未来更要思考打造适合线上的艺术。(记者 晋文婧)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研究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安徽新媒体集团 技术支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ICP备17012306号-1